首页 > 文章中心 > 作文

作文范文精选

作文

作文范文第1篇

二、移花接木法。就是将原来看过的范文或写过的习作,在文章的结构上,或者有关的人物上,或者表达的主题上,或者列举的论据上,诸如此类,稍加变通和更换,使之与考试的命题与要求相符合。这不但可以节省写作时间,更可以提高作文质量,不仅写作时间不足时应该运用,而且写作时间有余时同样可以运用。

三、将错就错法。在应考作文时,有时由于审题不慎,写对一半才发现文章偏题或者离题,但若重新构思则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更弦改辙写上半篇几段,倒不如将错就错完成通篇全章。当然要尽可能牵强附会、力挽残局,在扣题点题、分析总结上下功夫,在议论抒情、结论收尾上下文章,这样说不定会使文章宕开一笔、绝处逢生。

四、编拟提纲法。考试中,有时由于忙于攻基础、做小作文,以致留给大作文的时间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快速,也为时不够,与其只写一个开头或者干脆空着,总还不如列个提纲来得划算。当然提纲尽可能详细具体,至少能让阅卷者看出文章的结构、主题及大致的内容,如有可能再补写开头与结尾,让阅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凑扑法。考试作文时,因为事先不曾列提纲,写了一半写不下去的情况也是较为多见的。多数考生往往会冥思苦想、咬笔待续,越想越觉得时间紧迫,越想越觉得衔接不上。这时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将自己构思中考虑过的内容写下去待思路畅通了,内容回忆起来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来进行弥补拼凑,那也是为文的上策。

六、回扣标题法。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作文中的扣题是极为重要的,更何况在考试作文无法煞尾的情况下,尤为需要。如某市有一年中考的标题是《一次不寻常的考试》,在记述了某件事情之后,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结尾方式,就不妨以“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多么不寻常的考试啊”来作结。有了这样一句扣题的结尾,作文分数就有可能明显上升。

七、照应开头法。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比较讲究首尾的照应,如果在应考作文一时寻找不出更好的结尾,就可以采用照应开头的方式来写。如有一年高考的作文题为《树木?森林?气候》,有位考生以副标题“谈我?家乡?祖国”作文,开头写的是“朋友,你若问我,你爱你的祖国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你再问:你爱你的家乡吗?回答还是肯定的。然而,我还要告诉你:我首先爱我自己。”而结尾则写道:“朋友们,用自己的心去爱吧,去爱这片片森林,去散发自己的氧气吧。如果,你想爱得深,你想爱得多,首先,请你爱你自己吧!”这个结尾用的就是照应开头法。

八、画龙点睛法。在记叙

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考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如一篇题为《唠唠叨叨的姥姥》,文章主要通过对姥姥“唠唠叨叨”的性格刻画,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从姥姥那种念念不忘过去的唠叨中启发人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勤俭品德。文章最后就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作结的:“我明白了,我住校时缺少的,就是姥姥的唠叨。”

作文范文第2篇

选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供给考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作文题目或者作文材料,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特长选作一个。近几年,选题作文已成为一种风尚。2005年全国40%的省市的作文试题采用了选题作文形式,2006年选题作文更是成为主流,比例高达48%,几近一半的地方采用了选题作文形式。选题作文易于达到降低审题难度、鼓励考生各展其才的命题初衷,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张扬个性、吐露真情的导向完全一致,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展示真实水平,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尽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命题。

那么,如何选择题目、写好选题作文呢?

一、重视训练,广泛涉猎各种形式的作文题目。选题作文必须借助其他命题方式“合成”,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都是选题作文的备选项。可以有多种组合形式,如“全命题+全命题”“全命题+话题”“半命题+半命题”“半命题+话题”“半命题+材料”“话题+话题”“话题+材料”等。话题作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是选题作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分别对这些题型进行有序有效的训练。如果平时练习到位,熟悉它们的不同写法,考场上就能从容应对选题作文了。

二、果断选择,迅速确定适合自己的写作题目。一般来说,选题作文的文字量较非选题作文更大,对考生的干扰也更大一游离于备选题中举棋不定就会浪费时间。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写作试题,能为自己的考试赢得主动。挑选的原则应该是选熟不选生、选易不选难。选题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避生就熟。所谓熟悉的题材,就是考生看到了题目感到心中有话可说,即有事可记,有人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有感可发。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写熟悉的人和事,抒发内心真实的情和感,不仅写文章的自我感觉良好,质量容易得到保证,而且写起来也顺手,速度也比较快。所以你对哪道作文题认识透彻或深有感触,并积累有丰富的素材,就应选择哪道题作文。⑵避难就易。如果备选的作文题难度上有大小之别,那么一般应选取相对容易的来写作。但这又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拥有高人一筹的写作水平,有把握将那道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写得出类拔萃,那么,你也不妨“挑战”一下。⑶权衡文体。考生虽然在复习阶段全面掌握了多种文体的写法,但事实上,各人所“长”不同,有人善于记叙,有人长于议论,有人精于说明;有人爱抒发浓烈感情,有人想象丰富奇特;有人善于精雕细刻,观察入微,有人善于描绘,融情于景。因此,“多题选一”应选写熟悉的题材和自己擅长的文体和类型,这样就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获得作文考试的高分。⑷利于创新。选题作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提供了多维切入点来考查学生的写作才能。为此,选题时必须考虑写这个题目能不能展示出独特性来,能不能使笔下文章个性十足、亮点频现。

三、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选择写作内容。

作文范文第3篇

无疑,书面的快速作文与口头的快速作文要互相配合,但口头与书面的快速作文都取决于快速思维能力的培养。嘴快笔快决定于脑瓜子快。据科学检测,大脑细胞多少亿,而人一生只利用到几万分之一。人类如何更多地利用脑细胞,发展思考力,是脑科学研究的迫切课题。快速作文可以促进人类智力的开发,而思维能力的发展,无疑又可促进快速作文。遗憾的是从快速作文的角度来研究思维能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还不算很多。不研究快速思维而一味训练快速作文,是舍本逐末、竭源溯流的做法。临场的快速思维训练内容很多,但一般不会离开快速审题、快速命意、快速聚材、快速构思、快速施技等等。如何快速作文,只有抓住了这些才可以说执住了牛耳,抓住了主要矛盾。现在总结出来的快速作文法甚多,无疑都很珍贵,但有的显得表层一些,琐细一些,如何进一步科学化、理论化,急待深入研究。

快速思维训练的根本关键在于扩大学习视野,增加生活阅历,丰富知识素养。

快速思维不能建立在沙滩上,真空里,所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历代文坛朝政中众多快速作文高手,如刘穆之、刘定之、岑文本等无不是博通经典、学富五车,而且大都有丰富的阅历,做到了朝廷一级的大官,其文化氛围是“应对有鸿儒,往来无白侗。没有这种学识和闲历,他们也是难以快速思维、快速成文的。因此,快速思维训练的前提是让学生充分地接触社会实践,更多地接受些书本知识,而且很多相应措施,如尽可能走出校门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尽可能订阅书刊杂志等要跟了上来。否则总有江郎才劲源头枯竭的一天。

快速作文的语言载体即文字,为文本要反复历练,不能有丝毫放松。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如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文字书写、标点卷面等是快速作文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谈不上“作文”,更谈不上“快速”的,因为审题、命意、选材再好,没有好的文字、文本予以承载、表述,就无文章可言。目前的情形是颇为忽视。笔者曾现场观摩过几堂快速作文训练,其文卷大多潦草不清,有的依稀不辨,几近于蝌蚪文、鸡爪迹……速则速矣,文则无文。如此训练,久而久之就成了恶习,遗患终身。

作文范文第4篇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厚积而博发。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等这些常用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和"优秀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开展,体现出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2、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获取相关信息来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比如,学生在学完《太阳》一课后,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在阅览室、图书馆中或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把感兴趣的问题,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对人类不利的方面等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人类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科学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可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学期末把同学们制做的知识卡分类,串绳成册,加上封面,命名为"小百科知识全书"。全班同学都是作者,编者。"全书"既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评选"精彩之页"和"最佳制卡人"。

"双卡制做"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作文做好语言和素材的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作文训练的多样化和综合性,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口头作文与即兴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使是高年级,口头作文仍是一个重要训练点。说、写不应分家,由说到写,说说写写,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许多教师在作文课经常安排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而口头表达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事实证明,口头作文的训练是必要的、有效的。然而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中挤出时间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难以实现人人参与,人人表达,既不能满足说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听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抓住时机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

1、两分钟演讲。从每天的语文课中或从早读、晨检的时间内挤出几分钟,给学生"两分钟"演讲的机会,每天安排1-2人,轮流进行。两分钟演讲没有内容限制,要求不超时,表达完整,用词准确,语句连贯,有一个中心意思,最好能摆明自己的观点或讲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表现欲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绝不会让一个毫无准备、语无伦次的自己展示在大家面前,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演讲做充分的准备,尽管那只有短短的两分钟。能力强的孩子事先会在头脑中确定内容、组织语言,然后练说一、两遍;能力差一些的也许会先做笔头的准备,拟定演讲稿,然后反复练说。无论哪一种准备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而后一种学生更是自觉地把说与写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新颖、简短、没有任何负担的训练形式,他们期待演讲中老师欣赏的目光与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2、即兴作文的安排。口头作文的训练时机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也可以在"计划外"产生。好的教师应该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巧妙安排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有感而发,他们会不轻意地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更有激情的一面,甚至脱口而出几句绝妙精彩的词句。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引导学生即兴作文,开拓写作思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例如:今年春天,北京出现了几次严重的沙尘暴现象。在一次语文课上,狂风乍起,本来就很昏黄的天气,骤然变得更加昏暗。狂风带着沙尘席卷而来,发出奇怪的吼声,窗外一片浑沌的世界。学生们望着窗外,表情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惊讶、有的害怕,思路无法回到课文中。于是教师放下课本,索性让学生走到窗前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然后让学生交流、议论,谈不同感受。稍做准备后,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口头描述了沙尘暴的可怕景象,有的学生着重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还有的学生对引起沙尘暴现象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以议论。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以训练。事后,再让学生把口头即兴作文整理成《沙尘暴来了》的笔头作文。由于抓住了最佳训练时机,学生们情动而辞发,争相发言,语言生动、富有个性。这样的训练既引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活动,使之更加敏捷、灵活。

三、作文应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作文教学中应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把作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加以训练。从作文即生活的意义上说,学习作文也是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培养他们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不仅是学习作文所需要的,更是养成学生健康开朗的个性心理,形成较强的生活能力所需要的。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

在过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有不少作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请假条、表扬稿、读书笔记等,但我们这里强调的实际应用应该比这些范围更广、更实际、更生活化、更具交际性。当学生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教给他写一篇充分感情的"寻物启示"。当学生面临困境而得到他人热情帮助时,鼓励他们制做抒写"谢意卡",送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以表达真诚的谢意。当自己做错了事,得罪了别人,伤害了友情时,建议他们制做抒写"歉意卡",表达自己的愧疚,争取别人的谅解,鼓励他们直视自己的缺点,分析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对班级建设有许多新的良好的建议时,教给他们写建议书。当学生对干部、同学、老师有意见时,教给他们写意见信……作文还可以与活动结合起来:新年快到了,鼓励学生为联欢会编写话剧、小品的剧本,也可以设计贺年卡,编写新年祝词;建议每个学生为少先队活动设计活动计划和方案;运动会上,让学生以"小记者"身份写采访稿,写新闻报导;可以开展"电影评论""行家评球"等活动,给学生评说的机会;还可以让学生自创游戏,制定编写游戏规则;在"我的拿手菜"活动中,让学生总结烹调方法和劳动心得……

这多种多样、别致、有趣的训练形式,不仅使学生在兴趣中写作,在写作中尽兴,而且把作文与生活,作文与活动,作文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了作文的综合能力。

四、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也是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判的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判、互评。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手"绝不是让教师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学生,而是教师在认真评判、分析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观评价与鉴赏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教师应教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与互判、互评的原则。

在自评、自改中让学生明确作文要求,掌握评判依据。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标点是否正确,遣词造句是否恰当,重点段落是否具体。学生在完成自我评判后找出问题所在,再着手进行修改。要注意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的习惯。

互判、互评是指同学之间依据评改要求,互改作文,边评边改,交换意见,共同商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评判应以两面性为原则,即无论是优秀作文,还是差生作文,都要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去评判。评论优秀作文时,既要让同学们学习优秀作文的长处,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挑刺",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评论差生作文时,让同学用"放大镜"找"闪光点"。一个准确的词语,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在这样的评论中,可以对后进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评判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集体评判、小组评判、同桌互评;可以口头评判或书面评判;可以对一篇作文评判,也可以把几篇作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共同的优点和集中的问题。评判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意见并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五、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的训练。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种做法即为仿写。小学生作文必须通过模仿才能逐渐发展并有所创造。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真意切,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值得我们借鉴。在训练中借助典型课文或片断,可以让学生仿写运用了某种修辞方法的句子,亦可以仿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除了仿写,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用现代语言把古诗文改写成记叙文。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动作、神态方面展开想象,具体描写,或者充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借景抒情,指导学生把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用具体抒情的文字充分表达出来。

由于表达的需要,课文中有的情节写得较简单概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扩写。把那些比较简要的句子或片断加以扩充、拓展,使之具体详尽。例如《少年闰土》中,闰土给"我"讲趣事的这部分,"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这两件事是略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扩写,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少年闰土活泼可爱、有丰富常识的特点。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延伸课文内容、进行续写。如学完《在炮兵阵地上》后写《彭总再次视察炮兵阵地》,学完《穷人》一课后写《桑娜拉开帐子……》,学完《晏子使楚》后,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当晏子出色地完成外交任务回到齐国后,齐王和齐国的大臣们是怎么夸赞晏子的?齐国的百姓是怎么议论的?等等。

作文范文第5篇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和原则

(1)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我们都必须抓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一一根本立足点。②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作文是一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③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多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究,形成创新意识。④整体推进个性化作文教学不是单独的、独立的教学内容,它与中学语文教学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学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意结合其他学科内容,整体推进。

(2)个性化作文教学应该具有的特点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首位,推动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②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积极引导和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帮助其树立独立的思维。③发扬民主精神体现民主性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发扬民主性。④倡导创新意识提倡创造性思维和行为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只有使学生树立了创新意识,才能真正完成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任务。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的教学方案在上面已经提到,个性化作文教学涵盖了“作文的个性化”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两个层面,而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作文教学的个性化”促进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个性化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而言的,它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即通过创新的、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建构的一整套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生特点的,并能在写作活动中充分展现的作文教学系统,形成个性化的作文课堂,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与多方面能力的平台。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入”

在内容方面,个性化作文应该着重进行材料、思想和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材料是个性化作文形成的丰富血肉,思想是个性化作文的灵魂,语言是个性化作文的支柱和特色,思想、语言和材料的个性化和创新性应该是个性化作文的三个基本要素。在“输入”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材料、思想和语言的积累,这也要求教师在语文课本内容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个性化的材料、思想和语言进行展示和强调,逐步树立学生的模仿和创新意识。在方法上,应该采用“开源”与“导流”相结合的方式。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而古人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个性化作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学习,注意观察生活,充分挖掘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形成自己的作文“宝库”。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多“读”,将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转化”

由输入到转化的枢纽应该是总结和思考。面对“输入”阶段积累下的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使之为我所用,变成自己的技能。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把积累和学习到的知识及时地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是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材料、语言和思想的重要基础,也是防止学生作文时盲从和一味模仿他人的重要保障,更是从“输入”到“输出”,完成个性化作文由“量”到“质”的转变的必要承接。具体来看,要积极倡导学生多“写”,多练笔,在练习的过程中,完成转化。

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出”

无论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输入”还是“转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的“输出”,只有较好地完成“输出”才能被视为达成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只有完成了“输出”,前面的准备也才是有意义的。在这个意义上,才使个性化作文区别于模仿式作文或模式化作文。对应作文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个性化作文“输出”的衡量标准也应该是多维度的:题目的个性化、观察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思维的个性化、语言的个性化以及情感的个性化等。还要强调一点,以上三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要纵横交叉进行,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五、总结

友情链接